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福建高校“硬核”抗疫,这些专业来助力!
2020-04-26 17:31:00
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讯 今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全中国的心。在这场疫情面前,每个人都在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受到疫情影响的福建各大高校,也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作用,助力抗“疫”行动,我们来看看福建高校的一些专业在抗疫中,如何一展身手。

  厦门大学

  厦大科研人员坚持挺在科研一线 将研究成果用于防控实践

  据了解,为了更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厦门大学成立新型冠状病毒防治应急科研攻关领导小组,整合全校资源,集中各方力量,加强统筹协调;成立专家组,对攻关项目进行论证、指导。目前,该校已有近50个团队参与科研攻关,攻关进展顺利。

  李庆阁团队研制成功了

  新型冠状病毒RNA假病毒标准品、

  病毒裂解和病毒核酸保存管

  夏宁邵(中)与科研团队成员

  李庆阁团队研制的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已加紧投入生产,每周可向市场供应4.2万人份,研制新型冠状病毒现场检测一体机,可实现一键快检;夏宁邵团队开展鼠、兔、羊驼等多种类治疗性抗体研发,同时联合香港大学开展新型冠状病毒载体疫苗研发……

  在抗体、药物研制方面,洪文晶团队已设计出4种新型化合物,将优化和筛选出具有强效体外活性的抗新冠病毒多肽抑制剂药物。在病毒检测方面,颜晓梅、葛胜祥、庄江兴、杨朝勇等团队分别开发更加快速准确的抗体检测试剂、抗原检测试剂、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和仪器设备。

  铺在武汉医护人员房间的地暖产品

  在防护技术和产品方面,郑南峰和吴炳辉团队研发电热护腰带、地板加热片、加热床垫等石墨烯远红外加热产品,采用石墨烯导电膜通电后可高效发射出与人体辐射相近的远红外,能够提升人的基础体温,在低温阴天给医护人员带来健康保障;尹应武团队研发大气、水体及粪便等大面积高效消毒灭菌的新方法,开发手持微型雾化器、旋转喷雾器、车载式雾化装备的适合不同应用场景的系统及高效防疫药品,能显著减少消毒液剂消耗及对人体和环境的伤害。

  专业解读:

  生命科学学院分子诊断工程研究中心

  厦门大学“分子诊断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心涉及到生物学,化学,临床医学,检验医学等多个学科,具备突出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及产业转化能力。“中心”所依托的厦门大学生物医学学部,是厦门大学整合全校生物医学研究力量,跨院﹑跨系﹑跨专业组成的生物医学联合体,包括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及其各附属医院﹑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细胞生物学与肿瘤细胞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福建省化学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等。“中心”的研究开发方向是通过技术创新,实施临床分子诊断试剂研发﹑分子诊断标志物及靶标研究﹑分子诊断基础试剂及相关设备研发,同时通过开展规范的具有示范意义的临床分子诊断技术服务,帮助提升我国分子诊断水平。

  公共卫生学院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名,其中教授20名、副教授1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学院立足于高起点和国际化视野,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点,以国家和海西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瞄准世界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前沿,发挥既有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在重大疾病诊断与预防、创新疫苗研发、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毒理、感染性疾病研究、慢病及肿瘤流行病、环境与公众健康保障、老年人口健康促进策略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厦大特色的发展之路。

  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

  2014年5月,厦门大学引进石墨烯发明人之一、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院士,成立了石墨烯工程与产业研究院,并聘请诺沃肖洛夫院士任名誉院长、田中群院士任院长。研究院依托国家"2011计划"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采取"诺奖得主-优势高校-引领企业-发达城市"的协同合作模式,旨在实现石墨烯相关技术学研产用、上中下游的有机贯通,推动以石墨烯为核心的涵盖信息、能源及功能材料等领域产业集群的做大做强,引领国内外石墨烯及相关二维材料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

  福州大学

  自主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

  日前,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自主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并与泰普生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合作,迅速实现产学研转化。

  早在2019年12月底,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林峻博士团队已经在关注并介入相关课题研究。在2020年1月13日之前,该研发团队已经完成该病毒快速检测技术体系的开发。福州大学亦是国内外首批完成该工作的机构之一。

  随后不久,林峻博士在第一代“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出“一步法病毒RNA提取试剂”。

  据悉,该提取技术可以在5分钟内,一步法操作,从鼻咽拭子或粪便样品中快速提取病毒RNA,用于下游的RT-qPCR检测反应。较传统的冠状病毒RNA提取技术,其步骤简便,工作量小,成本低,耗时短。

  专业解读: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

  福大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3个本科专业,拥有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2个省级重点学科;生物医药工程技术实验中心和食品科学工程中心实验室2个省部共建高校特色优势学科实验室;1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院与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签订了海外学习项目,设有创新研究型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

  生物工程专业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生物学与工程学方面基本知识以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能在生物技术与工程等相关领域从事生物工程产品生产、工艺设计、生产管理、新技术研究和新产品开发的学科交叉应用型人才。毕业后可在生物制药、生物工程、食品、化工、环保、商检、卫生防疫等行业,从事科学研究、工艺设计、技术管理、产品研发、生化分析检测等工作。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本专业是福建省特色专业,主要培养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分析与检测等领域的专门人才,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经验,具有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系统掌握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毕业后能从事食品企业、教育、卫生监督和食品安全管理等相关部门的教育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生产管理、检验检疫、产品销售等工作。

  生物技术专业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较强的数理化基础,具有国际化视野,接受严格科学思维、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训练,系统地掌握生物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生物技术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能适合生物技术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及应用性研究的科研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复合型人才。毕业后学生可胜任制药、食品、能源、化工、环保、材料、商检、疾病防控等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检测及管理等工作。

  厦门理工学院

  计算机学院研究疫情病例数据集 助力疫情防控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疫情信息迅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但由于现有源数据集、新闻媒体报道和展示平台的数据存在时段重叠、时段缺失、时段长短不一致等问题,造成数据分析困难。为了完成一套准确、可靠的疫情病例数据集,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在抓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发挥学科优势,组织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与北京大学、悉尼科技大学等国内外高校专家组成特别项目组,专攻数据收集与分析,助力疫情防控。

  报告显示泉州市需要注意的商业、工业区域

  该数据集的内容根据中国卫健委和各省各地市卫健委的疫情通报,以0-24时为时间段收集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据,空间分辨率精确至市级行政区。基于疫情数据集,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发挥在图像处理、可视化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对泉州、无锡等地的疫情发展趋势进行解读并形成分析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病例数据与趋势、病例活动地点分析、外来流动人口对本地疫情的影响、未来天气情况对疫情的影响以及新冠肺炎的防疫观点与结论等,为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区团体的决策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和依据。

  专业解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厦门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为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016年)、省级特色专业(2011年)、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试点专业(2011年)、福建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2年)。本专业定位于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包括计算机系统组成及软件理论)及当前计算机发展的热点技术,执行“3+1”模式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方案。

  本专业按照学校确定的“建设海西一流、亲产业大学”的办学定位,结合本专业的特点,改进了传统的“PC-centric”课程体系,建立起了“Embedded-centric”课程体系,专注于嵌入式软、硬件技术,面向智能家电、汽车电子、电子娱乐、通信、智能控制系统等产品领域和物联网应用开发,培养当前市场急需的嵌入式系统研发、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目前,该专业的支撑机构或学科有:福建省虚拟现实与三维可视化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市建筑智能工程中心、嵌入式系统研究所、计算机软件与理论重点学科。

  福建医科大学

  白衣即战袍,福建医大近400名白衣战士奋战湖北!

  新冠疫情发生后,福建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派出了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近400名医护人员赴湖北医疗支援。成立临时党支部,广大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抗疫一线践行初心使命,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成立赴鄂防控疫情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青年的生力军和骨干作用。

  学校简介

  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根据软科“2019年中国最好医科大学”排名显示,该校位列全国第17名。学校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3‰。现有血液病学等国家级重点学科(专科)12个,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重点学科(专科)56个,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福建省新药研发中心、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等7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

  福建中医药大学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湖北人民风雨同舟

  福建中医药大学直属附属医院此次共派出102名援鄂医疗队员,他们本着大爱无疆的情怀和仁者无畏的精神,义无反顾、不畏风险,带着抗疫救援的强烈责任,毅然决然地冲到抗疫最前线,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与湖北人民风雨同舟、并肩作战,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学校简介

  福建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创办较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两次入选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是福建省“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有20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中医学2个福建省A类高峰学科,中药学、护理学、药学3个福建省高原学科,临床医学、管理学2个福建省应用型学科。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有2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康复研究中心,3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8个国家(局级)三级科研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2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大数据研究所,17个省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基地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福建师范大学

  用“心”免疫 | 福建师大多措并举构筑“心理防疫墙”

  疫情发生以来,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发挥专业优势,迅速组织学院师生,协同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妇联和学校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心理防疫工作,努力为公众提供心理支持服务。

  开通义务心理支持热线。1月29日,学院协同校团委开通面向公众的“小葵”心理支持热线(13696837363),每天8:00-22:00为全国需要心理支持的民众提供义务心理疏导服务。并通过省委宣传部、教育厅、团省委、省妇联、省心理学会、学校等几十个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学习强国、福建日报、东南网、福建电视台等载体宣传热线,加大热线宣传力度。2月初,学院在运行热线的基础上,又开通网络心理服务平台(QQ:3190137649),为公众提供网络心理服务。

  组织编写《福建防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自助手册》。应省委宣传部邀约,心理学院组织教师和研究生编制了《福建防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心理自助手册》。《手册》编写负责人,心理学院院长连榕教授介绍,《手册》分为村居、大学生、中学生3个版本,针对不同群体可能遇到的问题分别进行编制,并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表述方式,为科学加强心理疏导提供指导和自助指南。

 

  专业解读:心理学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学是福建省心理学科唯一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衔接完整的心理学人才培养体系的学科团队,为福建省心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一直是福建省心理学教学、科研、服务的核心学术团队。

  心理学科共有专任教师25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讲师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5人。有3位教师被中国心理学会认定为“心理学家”;中国心理学会理事1人,中国心理学会各分会理事6人;中国认知科学学会理事1人;福建省心理学会理事长1人、副理事长1人,秘书长1人。

  福建农林大学

  发挥学科特色 助力春季农业生产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春季农业生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科技助力春季农业生产和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召开专题会部署有关工作。聚焦茶叶、花卉等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遴选252位专家为春耕生产提供技术指导。广大师生通过示范引导、点对点指导、实践参与等方式,助力春季农业生产和复工复产。

  农业生态研究所乡村振兴团队开展生产技术指导

  黄彪教授团队为企业研发新产品

  福建农林大学学科概况

  福建农林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与福建省政府共建大学,是福建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学校秉承“研究农业高深学术,造就专门人才”的办学宗旨,坚持以立德树人、强农报国、建设一流大学为使命,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多样、培养层次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学术影响广泛的研究教学型大学。

  学校是福建省省属高校中最早招收研究生和最早获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学校积极构建“一体两翼”学科发展格局,即以农林生物学科为主体,具有农林特色的工科和人文社科为两翼,促进农工、农文交叉融合和协调发展。学校现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学科,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福建省高峰学科,12个福建省高原学科。学校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

  学校是菌草技术发明单位,选育出的甘蔗、黄麻、杉木、甘薯、花生、茶叶、蔬菜等新品种和形成的实用技术成果推广覆盖全国主要产区。

  集美大学

  集大航海学院校友任文广: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集大航海学院校友任文广去年6月刚到三亚海事局指挥中心任副主任,同时也是局业务三支部党支部书记。今年春节,他一直奋战在海事防抗疫情的第一线,到年初九,他已经连续上班15天。

  任文广带领值班员主动了解码头作业计划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三亚海事局指挥中心所在的业务三支部在任文广的带领下,恪尽职守,持续奋斗,先后打赢了三场“硬仗”,切实用使命担当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任文广是海南海事人的一个缩影,他们就是用这些点滴行动不断汇集力量,维护水上交通安全,助力疫情防控阻击战。

  专业解读:航海学院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源于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1920年创办的集美航海教育,是我国最早培养航海人才的学校之一。近百年来,学院弘扬嘉庚精神,秉持“诚毅”校训,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航海人才,是我国培养高级航海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国内以及东南亚地区颇具影响,被誉为“航海家的摇篮”。

  学院现有在校生2610人,其中本科生2496人。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和航海技术、交通运输(国际航运管理)、物流管理、交通运输(航海保障)4个本科专业,其中航海技术专业及其教学团队分别获得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团队荣誉称号。

  华侨大学

  发挥专业优势 医学院助力战“疫”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华侨大学医学院一线科研工作人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号召,迅速投入助力战“疫”的研究工作。

  学院教师发挥医学、药学专业优势,结合现有研究工作基础,积极申报各级各类科研课题,以实际行动支持防疫工作。经过各位老师的积极努力,学院目前获得泉州市科技局资助立项的新冠疫情相关科研项目4项,各项目实验工作进度目前均进展顺利,争取尽快将科研成果应用于防疫工作一线。

  学院获泉州市资助立项项目列表

  医学院王立强、杨会勇老师在实验室开展研究

  专业解读:医学院

  2006年12月,分子药物研究所成立,揭开华侨大学医药学科建设序幕。2007年10月,华侨大学第一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项建设。以分子药物研究所和分子药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为基础,2012年4月挂牌成立生物医学学院(泉厦两校区办学)。2017年4月成立医学院,与生物医学学院合署办公。

  华侨大学医学院现有生物医学材料、生物化工2个二级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1个一级硕士点、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1个二级硕士点和生物工程专业学位,以及药学、药学(全英文教学)、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生物医学工程为福建省重点学科。

  闽江学院

  福建艺术战“疫”,闽江学院原创诗歌作品上榜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1月底下发《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征集抗击疫情主题文艺作品的通知》以来,截止2月27日共征集到选送的艺术战“疫”作品1653件,文艺工作者用歌声、诗歌和手中的画笔,由衷赞美和致敬他们心中的战“疫”英雄。其中由闽江学院党委宣传部和人文学院联合出品的原创诗歌作品《无名英雄》也获得点赞无数。《无名英雄》由闽江学院辅导员蒋翔宇原创,学生黄江禄、梁烨共同朗诵,致敬舍小家为大家、义无反顾奔赴一线的抗疫工作者。

  专业解读:人文学院

  闽江学院人文学院下设2个系:中文系、历史学系;拥有5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建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专门史。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140多人,国际生25人,专任教师46人,高级职称教师占80%,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74%;其中, 福建省“百千万人才”1人、福州市“优秀人才”1人,福州市“闽都英才”3人,“福建省高等学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人,“福建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 6人,兼职硕导7人,双师双能型人才11人。

  学院现有1个省级科研平台(闽都历史文化研究中心)、3个福建省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闽都文化教育示范基地、福建地方文学与语言传承创新教育基地、福州闽派古琴教育示范基地)。

  阳光学院

  利用数字孪生技术构建“疫情地球”助力战“疫”

  打开软件界面,一个立体的地球模型缓慢转动,一些白色、黄色和红色的“小点”在多个区域闪动,或密集或稀疏……这是阳光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科学专业大一学生叶立恒,在该校软件技术研发中心团队负责人罗成立老师的指导下,历时3天3夜独立完成的一个项目。通过此疫情可视化地球可以直观地看出全球各地的疫情分布情况,国内精确到省份,国外以首都为国家位置。

  专业解读:人工智能学院

  人工智能学院目前下设四个系:信息与通信工程系、物联网工程系、计算机与网络工程系、大数据与软件工程系;现有8个本科专业:机器人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生2206人,自有专任教师65人,聘用专任教师29人,折合后专任教师90人,其中高级职称40人、博士20人、硕士5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6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9人。

  学院实验实践条件优越,拥有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计算机与网络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实验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福建上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阳光学院的“创四方园”也是学院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优质场所。

  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开发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系统助力疫情防控期间全省自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

  2020年2月26日,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网化统一报考系统考务考籍综合平台“远程非接触式的人脸识别及身份证信息采集实名认证系统”正式开通。这是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科研处所属的网络教育中心(自考信息工作站项目团队)积极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的应用技术成果,为配合今年4月福建省各地考生报考转换“现场确认”环节紧急开发的人工智能应用系统,已为今年27650名自考报名考生做好服务,通过系统协同技术服务归集报考资金达780多万元。

  按照省教育考试院针对我省今年4月份全国高等教育自学教育考试工作疫情防控的工作举措,为避免“现场确认”环节考生聚集,保障全体考生和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承担“福建省全网化自考网络报考及考务考籍综合业务系统平台”数字化服务社会的研发与协同技术服务项目任务,充分利用远程网络优势,保障我省自考阶段性工作的正常进行。2月1日(正月初七)以来,自考信息工作站及时召集在榕人员和技术力量,与省考试院自考处和全省各高校合作方携手积极应对,结合数字福建“闽政通”平台及时研发推出远程非接触式的移动端“人脸识别”及身份证信息采集的实名认证系统,在防控疫情期间,让考生足不出户即可安心办理报考信息确认环节。

  专业解读:

  电子工程系

  电子工程系现开设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通信技术、通信工程设计与监理、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和光电技术应用等五个专业,其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为国家级重点专业,通信技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为省级精品专业,光电子技术专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专业。在2013年福建省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比中,通信类专业获得全省第一名、电子信息类专业获得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电子信息专业群”升级为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

  计算机工程系

  计算机工程系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计算机应用实训基地、省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省软件人才重点培训基地、省先进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信息化软件应用平台、省闽台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计算机方向)骨干教师培训基地。目前,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与管理、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软件技术、虚拟现实应用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七个专业。其中1个国家级骨干重点建设专业、1个央财扶持重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示范专业、4门省级精品课程。现有教授2人,副高职称19人,具有硕士学位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教师30余人。系主任李宏达教授作为全省高职唯一代表获得“福建省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胡锦丽教授获得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全国高校“一帮一”!船政交通援武汉船舶!

  教育部4月8日印发通知,启动实施全国高校与湖北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一帮一”行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对口帮扶武汉船舶职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院简介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溯源于1866年创办的中国近代官办第一所高等实业学堂——船政学堂,至今已有154年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轫地,作为船政学堂的传承校,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是福建省唯一一所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更是福建省唯一一所在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是全国仅有的两所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高职院校之一。同时也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在福建省高职院校名列前茅,引领着福建省高职教育的发展。近年来,学校由于办学水平和质量突出,获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屡获殊荣。2016年教育部陈宝生部长莅校视察时对学校办学给予充分肯定,要求继续“弘扬船政精神,振兴职业教育”,2020年学校正式跨入“双高”建设新时代,朝着致力建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昂首奋进。

  中国教育在线福建分站 编辑:李小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
北京考试报 2020-01-17 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