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在线
中国教育在线
探知、求变——2020年福建省高校招生工作研讨会在福州召开
2020-12-18 15:00:00
eol福建站
  中国教育在线讯 2021年,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八省市即将迎来新高考。今年年初,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高校在特殊背景下寻求创新、有效的招生宣传方式,共渡高校招生的“破局之年”。考生迫切需要准确、官方的招考数据信息和科学有效的高考升学指导。12月18日,福建省高校2020年招生工作研讨会在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教育在线主办,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协办。

  本次会议与会人员包括福建省多所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招生负责人以及教育界专家学者,共同探知、求变,探讨新高考改革落地的形势和策略,结合福建省招录政策,总结分析招生录取工作经验,就高考改革下的人才选拔、疫情下招生宣传等话题进行深入研讨和交流。来自华侨大学、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福建工程学院、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等多所本科高校和高职院校招生负责人共7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教育在线华南区主编何静萍主持。

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副院长 高汝武致辞

    在致辞环节,高汝武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学校是福建省唯一一的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福建省唯一一所在2019年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建设单位(“双高计划”)的高职院校。并分享了自己在招生工作的想法与经验,同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

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 江爱萍

  江爱萍 :高考改革下的人才选拔与培养探索 

  继第二批试点的山东等4个省市实行新高考之后,又有福建、广东等8个省份将于2021年实行新高考“3+1+2”模式。中国教育在线副总编辑江爱萍分享了山东四省市新高考改革的成功经验:在于推进情况平稳,政府部门宣贯到位,准备充分,吸取了第一批省市的赋分方案、录取方案的不足,考生有足够心理准备。

  在选科方面,江爱萍分析了在功利文化的影响下,考什么学什么的存在的情况,可能导致中学生理工科基础知识水平下降。建议做好宣贯工作,积极引导考生选择物理为代表的理科。此外,还对高校取消自主招生、加大强基计划、 疫情下互联网宣传与传播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深度解读与阐述 。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助理 杨鹏贤

  杨鹏贤:疫情下的高校招生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 

  杨鹏贤介绍了中国教育在线如何利用互联网搭建高校高中信息互动交流平台。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许多学校的招生计划,对比了2020以前的高校招生与升学咨询,从以前的考后咨询会现场人头攒动,招办老师应接不暇,到今年线上直播,线上咨询的考生人数倍增,考生刷屏,但招办老师却能应付自如,体现出了网络招生的优势。并以山东省高考录取为例,今年山东1020所参与招生的高校,1017所投满,计划完成率99.99%。

  疫情之后,招生直播还会延续吗?杨鹏贤认为,宣传的核心需求是效果,直播/线下都是信息传播的一种方式,想做好考后招生宣传必须先了解考生的需求。在线智能答疑是高校招生的必然趋势,能帮助高校与高中/中职搭建信息互通的桥梁,实现高校与考生之间的线上长效互动。如中国教育在线高招智能问答系统帮助高校与高中/中职搭建了信息互通的桥梁,今年联合1500余所高校构建高招咨询智能答疑回复平台,服务近400万名考生与家长,智能互动答疑 90万 次,高校人工回复50万条留言。此外,服务全国考生的掌上高考APP,目前下载量已达1800万次,注册用户现已覆盖全国 1万多所高中/中职,年活跃用户数量达 280万人次,可以有效地为高校提供很好的招生宣传服务。

中国教育在线产品经理 杨蕾

  杨蕾:大数据在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在招生工作中,不少招办老师都会遇到这些问题:各省录取数据不统一,如何快速规范?专业报考率、志愿率、调剂率、新高考选科如何分析?学生档案的存储与历年档案的如何快速查询、核对?中国教育在线产品经理杨蕾着重介绍了大数据系统在招生工作中的应用,集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决策支持于一体,实现高校招生工作智能、高效。分享了根据不同招生类型的快速制作录取通知书、录取数据快速同步至学校官网、招生工作新生调查问卷快速收集、分析等经验。在场老师听后表示干货满满,受益匪浅。

  会后,参会老师们就如何迎接新高考、怎样创新招生宣传方式等问题,和专家进行了交流。2021年是全国高考改革第三批省份落地之年,包括福建省在内的八省市即将迎来新高考。面对新形势,迎接新挑战,中国教育在线将继续推动改革创新,协助各高校建设和完善招生体系,开创高校招生工作新局面。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